青春微记录
郭琳 1986年9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长治市襄垣县扶贫开发中心项目股股长,主要负责襄垣县扶贫产业发展、驻村帮扶等工作。2020年获得长治市青年脱贫帮扶标兵。在工作中,她认真钻研业务,坚决服从安排,努力克服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等现状,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冲在前、干在先,敢于担当作为,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
本报记者 刘琴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郭琳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扶贫工作当中;在青春正盛的岁月,无怨无悔地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她常说:“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要教育、引导贫困户,必须真诚付出,用实际行动缩短与贫困户间的距离。
与贫困户“结亲戚”
精准扶贫是最难啃、最坚硬的骨头,1000多个日夜,郭琳白天走村入户,与贫困户“结亲戚”;深夜开始汇总整理贫困村、贫困户的各项数据,一户一策制定帮扶计划。这就是当地老百姓眼中的郭琳。
郭琳说:“只有把贫困户当作亲人,将所有贫困户的信息装进脑中,把贫困户工作装到心里,才能真正将扶贫工作做好。扶贫工作本身就是服务于贫困群众,将每户每人的工作做好,才能让每一户贫困户在小康路上不掉队。郭琳的确是用这样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扶贫干部的担当,并在决战完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青春价值、展示“硬核力量”。
郭琳告诉记者,她始终认为扶贫办是脱贫攻坚的“参谋部”,是全县扶贫工作的“排头兵”,必须苦练本领,积累经验。
三年来,她沉下身子,虚心学习,克服工作繁杂、人员较少的现状,千锤百炼,使自己真正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能胜任的行家里手;通过对乡村两级扶贫工作的耐心指导,变成乡镇扶贫干部心目中的业务骨干,有力地保障了乡村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把责任扛在肩上
长期以来,她始终恪守“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郭琳常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而她就是奋斗的践行者,“白加黑”“五加二”已经成为她生活的常态,一心一意将所有精力奉献给脱贫攻坚。
在工作中,她坚持“难事面前不低头,大事难事敢担当”的精神品质,坚持把责任扛在肩上。凡是她能干的总是带头干,遇到问题总是先尝试,全力将扶贫路上的困难解决在萌芽前,成为了扶贫队伍中勇立潮头、善站排头、敢于亮剑的“冲锋尖兵”。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涉及面广、内容繁杂。她始终坚持“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原则,进村入户、逐个排查,每天一身土、一脚泥已成为常态。为了使襄垣县扶贫产业项目真正落到贫困户身上,郭琳连续一个月逐村逐户核对落实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足额发放到村、到户、到人,切实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与此同时,上级要求扶贫项目必须全部录入到全国扶贫管理系统中。为了按时完成工作,郭琳加班加点认真研究软件管理系统,在最短时间里摸清了软件中各项指标的逻辑关系,迅速指导各乡镇开展工作,来不及手把手培训,她就用电话、手机指导,那段时间,她的手机变成了办公电话,不厌其烦地解释各乡镇提出的各种问题,第一时间完成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项目库线上录入工作,获得了好评。
亲力亲为解决困难
“贫困户家中无小事”。在入村走访过程中,每到一户郭琳都要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有哪些适合的帮扶措施、有没有针对性享受政策的落实情况,住房、饮水、教育、医疗、产业、就业等基本生活是否达标,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走访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时,了解到部分贫困户重大疾病门诊费用、出院后继续服药药费负担很重,且不能报销,她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寻求解决办法。她多方奔走,研究政策,最终协助卫体、医保等部门出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补充救助政策,针对慢病服药、重大疾病自付费用、重大疾病服药,按85%的比例进行补偿,解决了贫困户因病致贫的后续负担。
在下乡过程中,郭琳发现部分贫困户居住的房屋由于年久失修,每逢下雨就会漏水,她马上与住建部门联系,对此类住房进行危房等级鉴定,并协助驻村工作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危房改造方案。
当贫困户住上明亮舒适的新房时,嘴上一直说着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帮扶人员的话,有位老人家还唱起自己创作的山歌:“十九大会议好精神,干部带领来扶贫。人民生活大改善,永远记得党恩情。”
只要是贫困群众的事,不管大事小事,她都亲力亲为,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187项,从没怨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是她的奋斗目标和永远追求,她用实际行动抒写了年轻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先锋本色。
本文地址:/fupin/245776.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