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从风沙漫天的南疆大漠到层峦叠嶂的太行山区,从雪域茫茫的世界屋脊到一望无际的内蒙古草原……回望历史,这些地方曾深深打上贫困烙印。如今,在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来自北京的帮扶助力这里的人们实现摆脱贫困的梦想。
数百亿元帮扶资金持续投入;上千名干部远赴千里扎身脱贫攻坚一线;数千个脱贫帮扶项目落地生根,带动上百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造世界减贫史上中国奇迹的脱贫攻坚战中,北京以首善标准在脱贫攻坚一线打了一场硬仗。
河北省阜平县史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10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产业为墨人为笔 万水千山作画卷
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阜平县是革命老区,这里曾经土地贫瘠、交通闭塞、道路崎岖,是全国重点贫困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聂荣臻更是留下“阜平不富,死不瞑目”的遗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大背景下,来自北京的对口帮扶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当时我们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缺少产业支撑。”阜平县委书记刘靖回忆说,“北京的帮扶帮助我们找到出路。”
2018年,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野谷健康产业集团来到阜平,和当地共建阜平硒鸽健康产业园。
贫困户在巴林左旗林东镇扶贫车间内制作笤帚(2019年8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走进园区,“阜平硒鸽”4个大字格外惹眼。一眼望不到头的现代化鸽舍排列整齐,研发楼、加工车间、冷链物流、员工宿舍等一应俱全。野谷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刘福才说,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存栏种鸽将达到55万对,每年可向全国市场提供富硒乳鸽1000余万只。
“以前种地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现在我在厂里养鸽子,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5000多元。”当地村民白富慧说,现在我们夫妻俩都在厂里务工,再加上土地流转等收入,一年能挣10多万元。
“产业是致富的希望,也是京保扶贫协作的重中之重。”北京市挂职干部、保定市副市长李强说,3年来,北京市共投入京保扶贫协作资金2770万元,用于建设34栋鸽舍和购进深加工生产线。产业园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增加就业岗位2000个。
在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阜平县共建的阜平硒鸽健康产业园内,技术人员自行培育富硒乳鸽(4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旭 摄
“阜平硒鸽”仅仅是北京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个缩影。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北京市顺义区利用京蒙扶贫协作资金建设笤帚苗产业园区1个、笤帚苗加工厂12家,年产值达5.6亿元;在河北省涞源县,针对当地环境气候特点,北京市投入2500多万元协作资金,撬动社会资金3亿元,建立起亚洲最大的黑木耳种植和加工基地;在青海玉树,北京市投入8000多万元,支持称多县称文镇饲草料加工厂等90家农牧企业扩大规模……
“以首善标准助力对口帮扶地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北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北京市委负责同志说,5年来,北京市共投入财政帮扶资金超过290亿元,仅2019年就安排脱贫攻坚项目1839个,助力39个县级贫困地区摘帽,超过50万贫困人口脱贫。
在西藏拉萨市达孜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援藏医生袁灿(带墨镜者)与送别的藏族同事拥抱(8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此去万里经年 只因一片冰心
7月31日晚8时许,伴着绵绵细雨,一架由北京出发的航班稳稳降落在距离拉萨市区45公里外的贡嘎机场,北京市第九批第二期医疗队32名队员正式抵达雪域高原。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自己2018年刚来时的场景。”机场外,北京援藏医生、拉萨市人民医院院长任轶早已做好迎接新队员的准备。3年的时间,任轶黝黑的面庞上已落满了“高原红”,“这里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病人更需要我们。”
本文地址:/fupin/246324.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
下一篇:助力脱贫攻坚,你的样子真帅